延边州新增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时间:2021-06-11 来源: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6月1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延边州朝鲜族奚琴艺术、朝鲜族百种节入选。至此,延边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增至19项。
百种节又称农夫节,是朝鲜族农民为了感恩神灵、祈求五谷丰登,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传统节日。内容主要包括祈丰祭、表彰农夫状元以及洗锄戏、摔跤、农乐等传统娱乐活动,是集祭祀神灵、歌舞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节庆。届时,临时开设叫“百种场”的集市,人们云集在此,互通有无,开展娱乐活动,场面壮观热闹。朝鲜族百种节以“农者天下之大本”为理念,体现了农耕人的勤劳与豪放之情,反映了人们祈求丰衣足食、平安如意的朴素愿望,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它涵盖了民间信仰、音乐舞蹈、衣食住行、集市交易等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艺术性较高。百种节不仅增强了朝鲜族群众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且通过多民族的共同参与,在提升地区社会凝聚力、维护边疆和谐稳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奚琴是朝鲜族拉弦乐器,又称胡琴、稽琴、奚胡等。相传是我国古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创制的,故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奚琴传入朝鲜半岛。到了15世纪,奚琴已成为朝鲜民族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在演奏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19世纪中叶,伴随着朝鲜先民的迁移,奚琴艺术从朝鲜半岛传入到中国东北地区。奚琴艺术是朝鲜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乐器形制、音色和表演技法都独具特色,作为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