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丨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丨 联系我们 丨 繁体版 丨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旅信息

地方文旅信息

珲春市积极推进国家级古遗址博物馆建设

时间:2021-11-29 来源: 字体显示:  

  为推进珲春市国家级古遗址博物馆建设,加强古城遗址保护利用,11月25日至26日,省博物院相关人员到珲春市现场研究四座古城遗址博物馆展陈事项。珲春市共有四座古城遗址,分别是萨其城遗址、八连城遗址、温特赫部城遗址、裴优城遗址。萨其城又称沙济城、沙其城,是珲春乃至延边最古老的城址之一。遗址位于杨泡满族乡杨木林子村南约1公里处的南山上,是石筑山城,城墙按照高低起伏的山脊垒砌而成,周长约7公里。该城规模宏伟、地势险要、结构严谨、攻防设施齐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城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连城又称半拉城,是唐代渤海国五京中的东京龙原府遗址,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八连城不仅是渤海国的王都,也是渤海“日本道”的重要交通枢纽。该城布局效仿唐都长安城,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温特赫部城遗址位于珲春河下游冲积平原,今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所在地。该城城垣历经风雨剥蚀,部分城垣被风沙覆盖,现呈沙丘状。该城是一座历代沿用的古城,早在汉代,此城便是高句丽王国庆州龙原县治所,唐代渤海国时期,曾是渤海国东京龙原府庆州治所,辽代为女真部族温迪痕部所居,该部族在《金史》上称为“统门水温迪痕部”,始称“温迪痕部城”,后又称“温特赫部城”·“温地痕”、温特赫”均为女真语,汉译为“神龛”、“神板”,亦即为“庙”的意思,具有“祭祀祖先地”之意。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大文物保护单位。裴优城位于珲春市三家子乡古城村北缘,与温特赫部城一墙相连,裴优城的南墙就是温特赫部城的北墙,并列成东北向与西南向两座城址,故有“姊妹城”之称。裴优城呈不规则的方形,周长2023米,东墙长520米,西墙长521米,南墙长460米,北墙长522米。“裴优”是满语,汉译“簸箕”之意,城以形得名。该域具有典型的辽金古城特点,是东北平原地区罕有的保存较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古城。该城历史悠久,出土文物丰富,1981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城址为第二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珲春市四处古遗址博物馆已选址完毕,下一步将根据省博物院展陈方案进行布展。四座古遗址博物馆的落成将对我市文旅融合发展及提升民族自信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 2021-11-25 ]
责任编辑: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丨  网站帮助 丨  网站地图 丨  版权声明 丨  隐私声明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81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维护更新: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ICP备案:05001602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2
电话:0431-85290017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  邮编:130021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