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丨 繁体版 丨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旅信息

地方文旅信息

梅河口:让旅游更有“诗意” 让文化走向“远方”

时间:2023-09-26 08:45:00 来源: 字体显示:  

  九月金秋,天高云淡,秋意弥漫了整个梅城。

  放眼望去,满眼皆是美景,梅河口迎来一年中最绚丽多彩的季节。

  恰此时节,悠游梅河,磨盘湖畔、阡陌田野间,处处是秋意渲染的斑斓;鸡冠山上的红叶,在金黄色稻田映衬下,呈现出一幅油画般的醉人秋景。

  秋天的梅城风情万种,却又如诗如画,浓淡皆相宜。秋风秋雨,秋叶秋花,秋果秋景皆为诗,举目望去是风景,低头思处是情深。

  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峰顶状如雄鸡头冠而得名,鸡冠十二峰,龙脉景三千。天然形成的龙头,龙椅,天王塔,柞榆恋等景观,自然得体;三面观音,月老庙,恐龙谷,百花谷等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厚重。

  饱览鸡冠山美景,从五彩斑斓的山林中穿过,秋虫鸣叫不绝于耳。群峰起伏,古树参天,深谷幽静,碧水蓝天,海拔969.1米的龙头峰呈现在眼前,山峰秀丽入云,山路崎岖蜿蜒,秋日美景美不胜收。

  下山驱车,途经小杨乡古城朝鲜族民俗村,村内民族文化内涵浓郁。

  四个朝鲜族长鼓,排列于大门两侧,端庄而典雅。“四面坡、白灰墙”的朝鲜族民宿,整齐地分布村落内。屋内窗明几净,简洁美观,炕上一尘不染,吸引了域外游客体验入住。

  民俗村内,餐厅、泡菜厂、KTV歌厅、咖啡厅、温室研学基地等配套设施齐全。怀旧的环境中不乏现代化生活元素,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初步形成。

  远处灌溉稻田的水车,彰显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劳动创造力。

  金色的稻田包围着民俗村,形成了淳朴的稻田文化。

  走进长白山植物园,地势起伏,森林茂密,空气清新。

  园内按照“一阁、一坊、两湖、七园”空间结构,收集、展示长白山区各类植物476种,是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为游客提供了认识和了解长白山植物的机会。

  探寻梅城秋之美,最有吸引力的当属海龙湖,是梅河口最大的人工湖,被誉为东北“小西湖”。

  海龙湖在城市的一隅,静谧中隔绝了城市的喧嚣,是聆听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港湾。在蓝天的映衬下,湖水碧绿深幽,建筑古朴典雅,在厚重的人文气息和秀美的自然景色中,恍如置身于江南水乡。

  乘坐画舫游船,登上湖中禹门岛,邂逅典故“鱼跃龙门”。岛上植物红黄相间,疏密结合,搭配有序,环岛漫步,悠然自得,仿若置身世外桃源一般。

  探寻梅城秋之静,当属知北村。

  这里村落之形、自然之声、百草之息、朴食之味、院落之理,展现了东北原生人文之美,追忆了淳朴岁月。

  行走在知北村中,篱笆墙、黄泥房、老茶馆、咖啡店等建筑,随处映入眼帘,虽有乡愁,却不让人悲秋。民俗商街、美食娱乐、精品民宿、灯光夜游、民谣弹唱等业态,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遥望炊烟袅袅的知北村村落,在依依落下的夕阳映衬下,别有一番风味。

  走出村落,进入花海,傍晚时分多了几分安逸之情。梅小野星光花海最美的时刻是在夜晚。走在花海的小路上,灯光衬托下的亭子、木栈道、绿野仙踪,犹如童话故事里的场景。

  坐上小火车,绕花海一周,享受慢时光的美好,体验入夜的精彩。

  与知北村的古朴相比,梅小野星光花海增添了“甜”“野”“萌”“趣”的元素。天上有点点繁星,花海内有灯光闪耀,奇妙梦幻的童话故事,在这里书写完成。

  花海萌宠乐园内,嬉笑声不断,童趣十足。羊驼、山羊、小矮马,纷纷抢吃胡萝卜。家长用手机抓拍孩子喂宠物的精彩时刻,忙得不亦乐乎!

  探寻梅城秋夜之魅,唯有东北不夜城。

  夜幕降临,这里彩灯照射、音乐四起。国风古韵、关东风情、智能夜游、衍生文创等汇聚于此。533米长的古风文化商业步行街,人潮涌动,热闹非凡。

  经过2年运营,东北不夜城已成为梅河新区城市旅游的“发动机”,实现了“点亮东北,从梅河口开始”的预期目标,成为全国行为艺术演艺密度最高、表演时间最长的夜游文旅街区。

  前往梅河,一路阳光明媚,一路赏心悦目,赏不完的景致、品不够的秋色。

  目前,梅河口正在“融”字上作文章,不断强化景城融合、产旅融合、主客融合、营销融合,让更多的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满足更多游客高质量的休闲需求,着力打造“绿地成网、水系成环、四季宜游”的东北地区宜居宜游城市旅游目的地,展现“城是一处景,景是一座城”的优美画卷。

  2023年,预计1至9月,全市接待域内外游客超过1890万人次,同比增长13.9%。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超过82亿元,同比增长19.7%。力争到2023年末,实现旅游人次突破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奋斗目标。

  秋影如诗,秋色如画。此时梅河,秋意正浓、游乐正佳……

[ 2023-04-29 ]
责任编辑: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丨  网站帮助 丨  网站地图 丨  版权声明 丨  隐私声明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81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ICP备案:05001602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2
电话:0431-85290017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  邮编:130021
办公时间: 8:30-11:30,13:00-17:00(节假日除外)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