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丨 繁体版 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W227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7-05 14:55:00 来源: 字体显示:  

XXX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近年来,我厅高度重视吉林省非遗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以吉林省非遗传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在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就您在提案中指出以下几个问题:一、非遗资源转化率低,地方特色不够突出,二、非遗品牌认知弱,活态传承局限性高,三、非遗宣传推广力度小,公众互动参与不强,我厅将根据您的建议将持续关注并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开展以下工作,推进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一、注重非遗资源的转化方式,寻求跨界合作

  我厅将积极创新非遗资源的转化方式,通过市场导向,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转化为具有实用性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将寻求艺术机构等与非遗传承人持续合作,提升他们的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探索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科技力量,提升非遗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非遗品牌和旅游线路,提升我省非遗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建设吉林省特色非遗品牌,推动非遗生态圈构建

  品牌建设是非遗转化发展的重要标识。我厅将重视非遗品牌的塑造与传播,通过非遗培训、非遗重点活动等讲好品牌故事、设计独特的品牌标识等方式,提升吉林省非遗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同感。持续推动非遗相关行业进行合作,注重非遗的活态传,鼓励公众参与非遗的保护与转化工作中,形成非遗生态圈。

  三、促进吉林省非遗传播展示

  多元宣传展示方式是促进吉林省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我厅将持续打造“查干湖冬捕”“朝鲜族百种节”等众多关东优秀民俗文化活动品牌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同时,推动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产品品牌。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非遗的互动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该提案吉林省教育厅相关协办意见为依托我省非物质文化资产资源,我省不少学校开展了相关研究,开展科普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建设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展示东北古代及近现代民族最多、古今民俗事象最丰富的综合馆,是广大公众学习和了解东北民族民俗的课堂。吉林师范大学建设了满学研究院,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满族语言文化”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培养了一批相关领域人才,已经成为全国满族语言文化抢救、整理、研究和传承的重要基地。下一步吉林省教育厅就该提案将加强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平台建设,支持有关高校建立常态化非遗研究,立项一批研究课题,探索非遗资源转化与创新的科学方法,提高非遗资源产品转化与艺术设计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非遗产业的科技含量。支持高校加强非遗保护和发展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

  感谢您对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关注,我厅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吉林省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信,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吉林省的非遗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25日

责任编辑: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丨  网站帮助 丨  网站地图 丨  版权声明 丨  隐私声明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81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吉ICP备05001602号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2
电话:0431-88906544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邮编:130051
办公时间: 8:30-11:30,13:00-17:00(节假日除外)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