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丨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丨 联系我们 丨 繁体版 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

2012年吉林省文化发展统计

时间:2013-07-16 14:55:00 来源: 字体显示:  

  吉林省2012年文化发展情况分析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文化部和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文化系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某些方面的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2012年全省文化发展现状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1、文化惠民工程顺利实施。4项文化惠民工程相继纳入省政府年度民生实事范围,文化系统聚精会神加以推进。目前,全省6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扶持建设9319个行政村农村文化大院任务今年将全部完成;扶持建设了271个社区文化中心,1536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各具特色,尤其是延吉市、梅河口市的社区文化活动十分活跃, “送戏下乡”累计完成1.6万场。

  2、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长春科技文化综合中心、省图书馆新馆等一批省级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工,省美术馆、吉林演艺中心纳入建设计划;省群艺馆、东方大剧院等省直文化单位的馆(院)条件相继得到改善;延边“两馆”,松原“三馆”,榆树市、梅河口市的文化中心,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查干湖渔猎文化博物馆、抚松中国人参博物馆、集安市博物馆、图们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动漫网游博物馆、东北二人转博物馆和东丰?中国农民画馆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场(馆)陆续启用,通化市文化中心、辽源市“三馆”等项目正在建设。

  3、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村文化大院、图书馆联盟等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省图书馆的吉商论坛、吉林市图书馆的松花江文化讲坛等公益讲座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2012年,图书馆联盟成员馆发展到50家,并启动了数字联盟,长春市总分馆制分馆达88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二)文艺繁荣局面初步形成

  1、重要舞台有位置。省歌舞团、吉林市歌舞团、延边州歌舞团等文艺院团参与了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国庆60周年、“感知中国”、东博会等重要活动的演出任务,受到各界好评。吉林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长白神韵》享誉国内外,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和多次肯定;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

  2、重要奖项不缺位。《牛子厚》、《洪皓》、《宰相胡同》、《放歌长白山》、《贵妃还乡》、《桃李梅》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和“文华奖”评比中屡获殊荣,填补了多项省内空白。倪茂才、裴咏杰等一批老、中、青艺术家在“梅花奖”、“白玉兰奖”、“牡丹奖”等奖项中屡创佳绩,收获颇丰。

  3、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地以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其中,“长白之声”合唱节、“金达莱之夏”广场文化活动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逐渐彰显品牌特色。同时,以自娱自乐、互娱互乐为基本特征的草根剧团、校园文艺社团依托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大院和高校校园茁壮成长,有力地活跃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4、对外文化交流成果丰厚。全省文化系统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与探索开展对外文化经贸活动并重,取得了丰硕成果。省交响乐团、显顺琵琶学校艺术团组相继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省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走进俄罗斯克林姆林宫大剧院等国际知名剧院,并在英国、德国、哈萨克斯坦多个城市巡演,掀起了吉林歌舞的旋风。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创排的的综艺节目《盛世龙腾》作为伦敦奥运会前期文化活动内容之一在英国成功进行巡演,这是英国有关部门首次向中国省级文化机构发出的邀请。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域外舞台艺术精品“引进来”,相继引进了朝鲜的《红楼梦》、《梁祝》、《卖花姑娘》,韩国的《春香传》,美国的《百老汇歌舞》,爱尔兰的《大河之舞》,俄罗斯的《天鹅湖》、《小白桦》和《红色娘子军》、《解放》等一批精品剧(节)目,有效活跃了我省文艺演出的高端市场。

  (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省里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长白山文化建设纲要》、《吉林省文化产业提速计划(2011—2015)》等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和扶持松花石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积极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并采取展位补贴等形式,鼓励省内文化企业充分利用深圳文博会、东博会等大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协调媒体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鼓励、扶持民营文化企业走出国门,拓展产业发展的外向空间。

  2、歌舞演艺产业链延伸。在吉歌集团的引领下,“吉林歌舞”已拓展为吉林市歌、省歌和延边歌舞团“一树三枝”的喜人局面,吉林市歌舞团的美誉度不断提升,“两个效益”持续增长;省歌舞团有限公司继《长白神韵》引起轰动后,又与万达集团合作创排《天地长白》,实现了在长白山旅游度假区大剧场的驻场演出,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延边歌舞团、前郭歌舞团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社会影响和票房收入也都明显提升。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演艺产业综合收入已达1亿元左右。

  3、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省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国有资本相对控股、民营资本广泛参股的吉林动漫集团,并以吉林动漫集团为依托构建了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省动漫企业充分共享,既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又形成了一种聚合效应。吉林动画学院、知合等动漫网游企业在动漫原创、外包加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原创动画《少林海宝》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鲍尔历险记》、《青蛙王国》成功入选国家2012年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吉林省原创动漫游艺产业园、知合动漫产业园、四平亿豪动漫基地等文化产业园区,已初步显现孵化器的功能。2012年,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动漫网游产业总产值达60亿元。

  4、松花石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全省文化系统积极促进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物化”、“活化”工作,推动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其中,松花石(砚)、剪纸、刀画、农民画等以地域文化元素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通化和白山的松花石(砚)产业园、宇平工艺品产业园、华联古玩城等以工艺美术品为主的产业园区成长性很好,吉林特色文化产品的知名度、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2012年,通化、白山两个地区的松花石企业总产值近6亿元、林田远达创意产品的总产值1.8亿元,发展前景看好。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工艺美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亿元。尤为值得欣喜的是在我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小微企业脱颖而出,据省工商局负责同志在全省“两会”大会发言中介绍:“有一个新的增长点值得关注,文化创意类小微企业发展势头最好,户数同比增长15.6%”。

  (四)文化系统面貌明显改观

  1、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较好化解。通过全省文化系统五年的艰苦努力,系统积贫积弱的状态已得到明显改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其中,省直文化系统10家厅直企业和厅直事业单位创办的集体企业长期沉淀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整个文化系统已经基本上从负重前行转为轻装上阵。

  2、机关党建和工、青、妇工作有所创新。全省文化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三帮扶”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工、青、妇组织和关工委的活力进一步提升。

  3、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扎实有效。以“五权”建设为核心,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和惩防体系进一步健全。省直文化系统通过纪检监察组参与项目推进组的方式,加强了对重大项目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督,确保了重大文化惠民项目、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

  二、对当前文化建设形势的初步思考

  (一)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文化建设已从战略号召转为基本国策。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进行了科学规划,党中央着眼于“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在十七大提出“两大一新”战略号召的基础上,做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决策,并把文化建设与民族复兴、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统一起来,明确提出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表明文化建设已从战略号召上升为基本国策。

  (二)从地方认识的角度看,文化建设已从普遍共识上升为高度自觉。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已从普遍共识上升为高度自觉,并由文化自觉转化为工作自觉。最近,各省、市、自治区“两会”都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加以推动,儒林书记、巴音朝鲁省长在省委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等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从产业发展的阶段看,文化产业已从培育期上升到成长期。经过多年的积累、集聚,文化产业发展已由培育期走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成长期,处于由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跨越的爬坡阶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命题。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2020年之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省里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十届二次全会围绕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度谋划,并在今年全省的“两会”上加以具体化,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文化大省,使吉林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优秀文化产品生产基地、文化艺术人才基地和东北亚区域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启动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遗址公园、文化商业街区,实施100个超亿元重大项目,建设50个大型文化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规划愿景非常诱人,目标、任务、措施非常明晰,为全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路径支撑。

  (四)从工作合力的角度看,文化建设已从各自用力转为抱团出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文化工作的合力在不断增强。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副省级以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实现了“三局合一”,这有利于在广阔的平台上统筹城乡文化资源,有利于在纵深上延伸文化产业链,有利于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集聚发展。另外,通过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文化跨界、超域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也为文化大发展提供了更有作为的契机。

  三、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是夯实基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319个,实现全省行政村(9319个)全覆盖;扶持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室400个;“送戏下乡”演出 4000场;继续做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设施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继续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化惠民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省图书馆新馆适时开馆、省京剧院大众剧场适时运行;推动省美术馆项目、省演艺中心(东方大剧院)项目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早日启动。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关键要面向基层,夯实基础,建设好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室两大基层文化惠民平台。要依托组织系统“五有一创”的硬件设施,充实社区文化活动室的文化内容;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有”标准,积极改善农村文化大院的硬件条件,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两大文化惠民平台惠及城乡居民,城乡居民足不出行政村、足不出社区就可以满足基本文化需求。

  (二)着力促进舞台艺术繁荣,关键是吸引观众。改革没有回头路,开拓市场勇者胜,要深入推动转企改制文艺院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面向市场加快发展;推动暂时保留事业体制的文艺院团大胆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实施企业化管理,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要鼓励扶持市(州)、县(市、区)文艺院团创作生产舞台艺术精品,实现公益演出和商业演出双轮驱动;积极扶持民营文艺院团加快发展,热情引导校园文艺社团服务社会。要继续做好《长白神韵》、《天地长白》、《放歌长白山》、《大山里的红灯笼》、《水姑娘》等原创剧(节)目的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工作;积极推进《长白乐韵》、《康熙东巡》的创排和吉剧《鹿乡姐妹》、《贵妃还乡》、《白沙滩》的提升工作。坚持以文化交流带动文化经贸活动,将吉林文化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要做好我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季、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和吉剧进京展演周的筹备工作。促进舞台艺术繁荣,关键要面向市场激活舞台,建构舞台艺术生产引导机制,创新舞台艺术生产创作模式,改革舞台艺术生产投入方式,强化舞台艺术生产的激励机制。在呵护扶持二人转、吉剧等黑土地艺术的同时,一方面要视野前瞻,在中小城市积极引进和孵化儿童剧、小话剧;在中心城市有选择地引进移植美国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并积蓄能量创排本土的音乐剧;一方面要眼睛向下,积极引导活跃在在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大院和高校校园的草根剧团、草根社团,就近就地为城乡居民传递文化温暖,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关键是创新开拓。坚持一手抓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发展,一手抓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业态转型发展;推动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推动松花石(砚)、剪纸、刀画等特色文化产业聚合发展;推动琵琶、古筝、舞蹈等艺术培训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吉林动漫集团等成长性好的文化企业把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结合起来,加快上市步伐;要努力促进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会展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对其它产业的贡献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关键要推动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招商引资、集聚发展。既要做大做强文化骨干企业,也要扶强扶优小微文化企业。要积极尝试依托社区文化活动室和农村文化大院,调动剪纸、农民画、刀画、草编等民间艺人的积极性,激活社会创业激情,孵化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百姓创业经济,多多培育鲜活的市场主体。

  (四)科学推进文化市场建设,关键是健康有序。文化市场无小事,必须高度重视。要坚持管理与繁荣并重,有效的日常监管和有力的专项行动并重,加强对网吧、娱乐、演艺市场的科学管理;要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提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科技含量和队伍的装备水平,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要进一步推动网吧、游艺娱乐场所的连锁经营,培育市场主体;要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意识,重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纽带、自律作用,促进文化市场诚信建设;要积极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活动,加快执法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五)突出抓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发挥作用。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人才。要在统筹谋划、全面提升文化干部队伍素质的基础上,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龙头、以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重点培养、吸引一批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名舞美和名院(团)长;重点培养、吸引一批既懂文化规律、又懂市场规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吸引一批热爱文化工作、又熟悉公共文化管理的人才。

责任编辑: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丨  网站帮助 丨  网站地图 丨  版权声明 丨  隐私声明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81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维护更新: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ICP备案:05001602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2
电话:0431-85290017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  邮编:130021
办公时间: 8:30-11:30,13:00-17:00(节假日除外)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