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无障碍浏览 丨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丨 联系我们 丨 繁体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64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时间:2019-05-17 来源: 字体显示:  

民进吉林省委会:

  贵党派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文化遗产带动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文物保护格局,不断提升保护水平

  (一)注重规划引导,加强政策保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吉林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文物保护利用政策不断明晰,措施更加有力,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理念,编制完成了《吉林省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2016-2025)》,组织开展了《长城保护规划》《吉林省中东铁路总体保护规划》《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纲要》《抗联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和省内重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专项保护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在科学评估全省文物资源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了2025年前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为科学保护利用好文物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项目带动,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水平。

  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累计投入国家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12亿元,实施国保和省保单位的文物项目300余个,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物保护重点工程,较好地改善了我省文物保护现状,提升了文化遗产的魅力指数,为旅游发展夯实了基础。一是实施了世界文化遗产、大遗址展示提升工程。继续开展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展示提升工程,开展渤海中京城、磨盘村山城、城四家子遗址、苏密城大遗址保护工程。开展长城遗址保护,推动长城资源合理利用。二是实施了近现代建筑保护工程。实施伪满皇宫博物院、伪满国务院、伪满司法部、伪满民生部保护修缮工程,较好地优化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的格局和历史环境风貌。三是实施革命文物保护3年计划。重点开展了抗联遗址的维修保护和展示利用,挖掘我省革命文物特别是抗联遗迹所承载的红色基因与红色精神。积极推动我省抗联遗址的修缮保护和展示利用,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实施“考古吉林”研究工程。秉承考古与保护结合的科学理念,强化高句丽和渤海考古的核心地位,深入开展辽金考古。长白山神庙遗址成功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加大科技考古应用,提升吉林考古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文物综合利用价值充分体现。

  文物部门在抢救保护珍贵文物的同时,积极服务全省大局,在百万亩水田改造、河湖连通、一汽转型升级、高速公路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在促进服务业发展方面,加强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4处省级遗址公园建设,推动了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罗通山城、磨盘村山城等遗址公园建设,伪满皇宫博物院、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长影博物馆等标志性文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推动了旅游业融合发展。文物公共服务领域持续扩大,社会教育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外界认识吉林、了解吉林、走近吉林的重要窗口。“吉林印记”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发挥乡村博物馆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目前,我省的文物资源已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

  二、发挥文物资源优势,促进文旅融合   

  一是强化融合意识。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更新利用理念,创新利用方式,拓展利用渠道,发挥文物资源在旅游产业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文物事业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对资源禀赋高,区位优势好的文物资源在保护规划中充分考虑为后续开展旅游提供方便条件。

  二是设计精品线路。提升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文物旅游品质,发挥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在旅游产业中的核心吸引作用。丰富旅游产品,以我省优秀文物资源为重要节点,规划设计精品文物旅游线路。充分发挥长白山神庙遗址在长白山旅游中的重大价值,将延边长城、图们磨盘村山城、和龙渤海中京城、珲春八连城纳入长白山文化旅游线路。

  三是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建设。加强革命文物预防性保护和展示,引入市场机制进行革命题材展览衍生品、革命文物文创产品开发,结合吉林省近现代历史、东北抗日民主联军历史、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策划以英烈人物、著名战役、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精品展览。

  四是丰富乡村旅游。以文物资源丰富的特色乡村为依托,发展富有我省地域特色且各有特点的乡村旅游,满足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利用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感谢贵党派对我省文化和旅游的关注与支持!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19510

[ 2019-06-18 ]
[ 2019-05-17 ]
责任编辑: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关于我们 丨  网站帮助 丨  网站地图 丨  版权声明 丨  隐私声明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814号


版权所有: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维护更新: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信息中心
ICP备案:05001602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2
电话:0431-85290017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162号  邮编:130021